
这项大规模的环保活动旨在恢复红皮书中所列珍稀鱼类的数量。西伯利亚鲟鱼苗被饲养在专门的养鱼场,直至达到规定的年限、体重和体型。精心挑选后,被装在特制容器中从赤塔空运到恰拉,然后迅速运到河岸,并放归自然栖息地。
联邦渔业署安加拉-贝加尔边疆区管理局外贝加尔边疆区渔业控制、监督和保护部国家监察员马克西姆·西蒙诺夫表示,“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如此重要项目——恢复西伯利亚鲟鱼种群数量。我们的任务是控制鱼的放生,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。我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,能够让该物种恢复到以前的状态,并留给子孙后代。”
该公司与全俄渔业和海洋研究所合作,计划到2028年向外贝加尔北部海域放生至少30万条西伯利亚鲟鱼苗。放生的首次监测将于2026年进行,以评估种群恢复效果及鱼类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。
乌多坎铜业公司环境安全部门负责人娜塔莉亚·乌伊曼表示,“鲟鱼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,两亿年的进化史就是最好的证明。对鲟鱼来说,唯一的威胁就是对幼鱼的盗捕。雄鱼的成熟期为12-15年,雌鱼则晚一些——18-20年。西伯利亚鲟鱼唯一的敌人就是盗捕。在卡拉斯基区,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该种群的生存。因此,我们真心希望水中的鱼苗能够长大。”
由于过度捕捞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措施的弱化,西伯利亚鲟鱼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认定为珍稀物种,并被列入外贝加尔边疆区红皮书。如今,乌多坎铜业公司正在实施恢复当地西伯利亚鲟鱼数量的计划,力求恢复该地区北部河流昔日丰富的自然资源。